一日三餐,糧不可少。糧食話題,始終牽動人心。4月21日,世界糧食計劃署表示,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沖擊全球經濟,2020年全球面臨嚴重糧食危機的人口可能增至2.65億。2.65億,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。并且,還是嚴重糧食危機!
全球疫情拐點遲遲未至,一連串關于糧食的疑問已接踵而至——
全球哪些地方將會出現糧食危機?我國沒有糧食危機,會有漲價危機嗎?過多囤糧有無必要,會有哪些后果?
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顯示,目前已有1.13億人陷入重度糧食不安全境地。他們已經處于極端饑餓狀態,身體虛弱,無力抵御病*侵襲。而據世界糧食計劃署預計,今年這一數字可能增至2.65億人。
那我們的糧價會不會有所提升呢?答案是我國糧價不會大漲,因為糧食供應情況相對樂觀。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*新發布的《中國農業展望報告(2020—2029)》預計,我國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完全能實現穩產保供。
據了解,我國糧食總庫存處歷史高位,稻谷小麥夠國人吃1年以上。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的話更是底氣十足:中國不會發生糧食危機,14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!
雖然,咱們國家沒有糧食危機,但有不少網友在擔心漲價危機。對此,專家表示,盡管把心放到肚子里,我國糧食價格不會大漲。當前我國糧食儲備十分充足,今年糧食生產情況較好,平抑糧食價格相對容易。長期看,隨著糧食價格形成機制不斷完善,糧價會在合理范圍內波動,不僅能讓老百姓尤其是低收入群體買得起糧,還能讓農民有種糧積極性。
《中國農業展望報告(2020—2029)》也指出,未來10年,我國農業轉型升級將明顯加快,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增產保供能力將大幅提升。而且盲目囤糧實非明智之舉,還記得那些吃不完的鹽嗎?
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后,“海鹽將受污染,食鹽供應不足”的謠言襲來,國內不少地方出現了*購食鹽的人潮。然而,囤鹽熱潮過后只剩一地狼藉:事實證明,我們不缺鹽!
當年,不缺鹽?,F在,我們也不缺糧。
專家提醒,盲目囤購糧食,實非明智之舉。
在國家并不缺糧的背景下,花大價錢把經銷商的庫存變成自家庫存,搞不好糧食就會變質,經濟損失只能由自己埋單!
糧食還是要吃新的好。在家里囤積大米、面粉等糧食,時間長了,不僅會影響品質和口感,還容易生蟲。更重要的是,如果大家都跟風囤糧,很可能使得本來物資充裕的局面,反而出現暫時性供應緊張,影響了正常市場秩序,到頭來,傷害的還是消費者自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