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3位學生發明可食用水包,眼看夏天就來了,夏天最常見的一幅場景,便是街上人手一瓶飲料或礦泉水,雖然降暑解渴,但喝完制造的塑料垃圾卻非常不環保。
專注做點東西,至少對得起光明。
據統計,單單美國,每年就要使用350億個塑料瓶,由此產生的塑料垃圾不言而喻。更麻煩的是這樣的塑料垃圾,降解需要幾百年不止。
為了環保,除了減少購買飲料的次數,隨身攜帶保溫瓶,難道沒有更好的辦法嗎?3年前3名倫敦帝國學院的學生陷入了思考。
彼時這三人剛入學,當他們提出要自制“超環保甚至可以吃的水瓶”時,不僅遭到周邊同學的嘲諷,幾位教授也表示不太可能。
近百年來都沒人做成的事情,憑借你們幾個剛入學的小毛孩就能做成?沒有人鼓勵,也沒獲得任何資金支持,他們就那么一股腦地扎進了學校實驗室。
幸好學校實驗室還免費,雖然設備相對簡陋。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,幾個人3年的研究最近終于有了成果。
他們研究出一個“球”
這個“球”顏色透明,質地卻異常堅固且富有彈性。
重點是,它不僅能裝水,而且可食用,“來,干了這個球”。
看起來難以置信,還有點萌的這個球叫Ooho。
由于外膜由天然的海藻萃取而成。
所以它不僅柔韌堅固,而且完全可食用。
一般的揉捏,顛簸,完全不必擔心外膜破裂水滲漏。
雙層外膜設計,既加固了球體,也充分考慮到人們憂慮的衛生問題。
喝的時候,撕下一層膜,直接填入口中。
如果實在接收不了吃膜,咬個小口,可以把水擠入口中。
那撕下的第一層膜,和不忍吞下扔掉的第二層膜怎么辦?
完全不必要擔心污染環境,即便你隨意丟棄,它也會在4—6周自然降解。
剛研發出Ooho的時候,三個人膽顫心驚,不知道自己三年的心血,會不會得到大家的認可和歡迎。
于是他們在校園內讓同學免費試喝,最初沒人敢嘗試這個奇怪的小球,但隨著第一個人勇敢地吃下。
兩個,三個···
源源不斷的人前來試喝排隊
現在因為它的便攜和環保,瞬間成了校園中最受歡迎的飲品。
三人趁勢在網上發起眾籌,目標40萬歐,短短時間便籌得近80萬歐,資金翻倍。
籌得資金擴大生產后,每個“水泡”的成本最低可降至1美分。相比于礦泉水不知低了多少倍。
英國馬拉松組委會甚至找上門來,希望與他們取得合作,因為這樣中途需要補水的運動員,就不用再費力氣地取水擰瓶蓋。
就連教人做“水泡”的視頻也收獲730萬次點擊。
網友在掌握秘籍后,也是各種腦洞大開,水泡里放花兒、放草莓、放“寵物”···
“一輩子,總還是得讓一些善念,推著我們前行,不管是三年,還是三十年,專注做點東西,至少對得起光陰?!?/p>